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资料图片)
1.1.1研究小组和预咨询专家
研究小组包括1名护理博士生导师,1名博士研究生和4名硕士研究生,负责本研究概念框架的制定,函询问卷的设计和函询结果的处理分析。预咨询专家包括5名具有5年以上护士长工作经验的护理管理专家,负责正式函询前,问卷内容的修订。
1.1.2函询专家
从全国17所三甲医院选取护理管理专家43人,从2所医学院校选择护理教育专家7人,共50人。专家的入选标准:①护理管理专家具有10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年限,以及5年以上护理管理经验;护理教育专家具有10年以上护理教育经验。②中级及以上职称。两轮函询后,有44名专家完成本研究,均为女性,年龄34~60(46.02±5.99)岁;护理工作年限14~40年,护理管理工作年限6~32年,护理教育工作年限14~34年;职务:护士长18人,科护士长6人,护理部副主任3人,护理部主任10人,教师4人,副院长2人,院长1人;职称:中级3人,副高级22人,高级19人;学历:大专1人,本科12人,硕士27人,博士4人。
1.2方法
1.2.1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操作性定义和概念框架的拟定
根据文献查阅法、小组讨论法和预咨询法拟定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概念框架,列举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构成因素。本研究参考相关文献,将“管理能力”的含义[8-10],即知识、技能和态度引入护理风险管理中,并将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定义为护理人员(包括护生、护士和护理管理者)为控制护理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减少护理风险发生时的损失,运用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处理和评价的能力。根据小组讨论和专家预咨询的结果,护理风险管理知识主要包括护理风险基础知识和护理风险相关知识两部分。护理风险管理技能根据护理风险管理程序[11-13]划分为护理风险识别技能、护理风险评估技能、护理风险处理(预防和处置)技能和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技能。根据态度含义[14],护理风险管理态度划分为护理风险管理的心理认知、护理风险管理的情感倾向和护理风险管理的意向行为。
1.2.2问卷函询
函询问卷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向专家解释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形成概念框架的依据。第二部分列举概念框架的构成,包括3项一级因素和10项二级因素。专家运用Likert5等级评分法选择“很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很重要”5个等级对以上各级内容进行打分,并在相应位置填写修改意见。第三部分为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判断依据评分表和熟悉程度评分表。问卷发放采用亲自发放、电子邮件和邮寄的形式进行。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进行第1轮函询,问卷回收后,研究小组讨论专家函询结果,形成第2轮函询问卷,于2014年4~6月进行第2轮函询。
1.2.3因素的筛选
各级因素的筛选标准为:重要性均数>3.50,满分比>0.20,变异系数<0.25,参考护理专家的函询意见,最终由研究小组讨论后进行筛选。
1.2.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Excel2013软件统计分析函询结果的各项内容,包括各级构成因素的重要性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满分比、权重、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Cr)和协调系数(W)。一级因素的权重值由优序图法测得,二级因素的权重值由重要性均值法得出。
2结果
2.1专家参与情况
2.1.1专家积极性第1轮发放问卷50份,有效回收47份,有效回收率为94.00%;第2轮发放问卷47份,有效回收44份,有效回收率为93.62%。2.1.2专家权威程度专家的权威系数(Cr)由专家的判断系数(Ca)和熟悉程度系数(Cs)的算术均数计算得出,大于0.7代表专家权威程度较高。本次专家Ca=0.860,Cs=0.796,Cr=0.828。2.1.3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协调系数(W)是指函询专家对各级因素的评判意见的协调程度,范围为0~1,数值越大表示专家对概念框架的认同程度越高,结果越可靠。两轮函询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及其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1。
2.2专家意见及修改情况
第1轮函询中,2名专家表示,护理风险管理知识的划分较模糊,另有2名专家建议将护理风险管理知识划分为护理风险知识和护理风险相关理论知识。护理风险知识主要包括直接影响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的相关知识,如风险概念、风险种类和风险理论。护理风险相关理论知识主要指具有间接影响作用的相关知识,如沟通理论、心理学知识和伦理学知识。研究小组同意采纳此建议。有3名专家建议将二级因素的各项护理风险管理“技能”改为“能力”。研究小组讨论认为,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是本研究的主题概念,技能是能力的一部分,若将“技能”改为“能力”,将会存在含义重复,并且与二级因素的“知识”、“态度”不平衡。所以,此建议没有被采纳。有4名专家询问本研究概念框架的依据,研究小组进一步修改问卷内容,将文献查阅、小组讨论和专家预咨询的过程进行说明,并列举管理能力含义、态度含义、风险管理程序和风险知识范畴的来源。经过反馈,第2轮函询时,专家表示无异议。第2轮函询结束时,专家意见趋向一致,函询专家对于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概念框架的二级划分结构给予支持,各项因素都达到保留标准。
2.3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各级因素的函询结果
各级因素的重要性均值为4.091~4.932,变异系数为0.052~0.157,满分比为88.7%~100%,说明专家意见较集中。结果见表2。
3讨论
3.1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参与本研究的函询专家来自全国17所三甲医院及2所医学院校,管理及教学工作经验丰富,职称、学历都处于较高水平,能够代表国内护理理念的先进水平。两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4.00%和93.62%,说明函询专家参与本研究的积极性高。专家权威程度0.828,大于临界值0.7,说明专家可靠程度较高。专家意见协调系数由第1轮的0.197增加至第2轮的0.320,说明经过两轮函询,专家意见逐步趋向一致。本研究结果可靠性较高。
3.2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各级因素分析
本研究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概念框架的一级因素包括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护理风险管理知识是掌握护理风险管理技能和转变护理风险管理态度的理论基础,护理风险管理技能是护理风险管理知识与态度的外在表现,护理风险管理态度是护理人员改进护理风险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内在动力。函询结果显示,护理专家对这一因素的合理性给予肯定。各构成因素的权重由大到小依次是护理风险管理态度(0.410)、护理风险管理技能(0.390)和护理风险管理知识(0.200)。函询专家的意见表明,护理风险管理态度与技能的重要性大于护理风险管理知识。参考这一结果得出,重视护理风险管理态度的能动作用,在这一作用下,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知识完善护理风险管理技能,是有效培训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3.2.1护理风险管理态度
有研究表明,态度能够反映管理者的信念水平[15],决定主体是否“应该”处理风险,以及是否“能够”控制风险[16],最终影响到护理风险管理决策。另有研究证实:从改变护理人员护理风险管理态度入手,把改变传统的认知、情感、行为作为培训的重点,有效减少了护理风险,不良事件上报率降低[17-19]。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风险管理态度的重要性均值为4.886,满分比为100%,权重值为0.410,说明其是最重要的一级因素。这可能表示,提高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重点在于改变护理风险管理态度,态度是驱使护理人员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的动力。在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培训中,可通过改变护理人员的风险认知,调节护理人员的行为倾向,达到提高风险意识、责任意识的目的。
3.2.2护理风险管理技能
护理风险管理技能的权重为0.390,处于较高水平。护理风险管理技能是能够显示工作目标的行为,也是护理风险管理态度和知识的外在体现,能够直接作用于系统环境,影响护理绩效。所以,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培养效果最终体现在护理风险管理技能是否提升。此外,在护理风险管理技能中,权重组合最高的是护理风险识别技能和护理风险预防技能,均为0.082。护理风险识别是护理风险管理程序的第一步,识别的风险越多,风险被消除或减轻的比例就越大;风险识别的越早,就越便于早期实施干预方案[20],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风险的数量。Vincent[21]提出的风险和安全分析框架指出,护理风险能否发展成为不良事件的关键在于护理风险是否被成功预防;完善的护理风险预防技能能够从制度背景、组织管理、临床工作环境、团队、工作人员、任务、以及患者自身7个方面阻止护理风险转变为不良事件,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3.2.3护理风险管理知识
护理风险管理知识是提升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理论保障,理解护理风险管理知识是护理人员正确管理护理风险的首要步骤[22]。本研究中,护理风险管理知识的权重为0.200,满分比为100%,护理风险管理知识的权重虽然低于护理风险管理态度和技能,但却是概念框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因素。Simonsen等[23]的研究表明,目前护理人员并没有充足的护理风险管理知识,以至于护理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并阐明了这一知识体系对于有效管理护理风险的重要性。所以,认识到护理风险管理知识的作用,并以护理风险管理知识作为理论基础,护理人员才能够正确转变护理风险管理态度,并掌握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技能,合理应对护理风险。
4小结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构建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操作性定义和概念框架,明确这一框架中各因素的重要性顺序,可以为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培训和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但是,对于具体的培训和评价内容,此框架尚不能提供具体的量化指标,这将会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项目管理
一、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
1、多样性。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客体随工程总承包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如交钥匙总承包必须面对设计、采购、施工安装和试运行服务全过程的风险;而设计-施工总承包面对的只是设计和施工阶段的风险。
2、复杂性。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所要处理的风险问题比设计或施工等单项承包复杂得多,风险量大得多。因此,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难度必然更大。相应的,其所取得的效益也更显著。
3、社会性。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所涉及的社会成员(利益相关者)多,相关关系十分复杂。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尤甚。
4、全局性。从事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是承包者从全过程(全局)的观点出发进行全局性的综合管理,而不是把各阶段或各个过程分割开来进行的项目风险管理。
5、发展性。我国目前进行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条件和环境尚不理想,经验相当贫乏,与国际承包商差距很大,容易因此而引发大的风险。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须进行扎扎实实的研究和创新。
二、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
1、总承包项目风险的识别难度大。原因是要识别众多阶段的风险,涉及范围广,预测时限长,可能产生的变化大。因此,风险识别便成了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最具特点、也是重点和难点之过程。
2、总承包项目风险评估时,风险量的估计和发生概率的估计都比单项承包难,即可预测风险和不可预测风险多。因此要特别注意收集风险评估的依据和定性方法的应用。
3、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规划的特殊性在于对风险应对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决策上。该决策的正确性与合理性既对风险控制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又隐含着巨大的经济意义。
4、总承包项目风险监控中需要编制大量附加的风险应对计划。这是因为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大量未曾预料到的风险因素,或风险因素的后果比已预料的更严重,使事先编制的计划不能奏效,必须重新研究应对措施,即编制附加的风险应对计划。
三、总承包项目的风险因素
总承包项目的经济风险从一般规律分析,总承包项目的风险来源广,风险因素多。识别总承包风险必须抓住重点。总承包项目风险识别的重点是经济风险,且所有风险均可导致经济结果。
1、经济观念滞后带来的风险。习惯了计划经济下的固定价格、政府定价、政府提供价格信息、政府保护国有企业的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对市场经济下的价格机制、价格运行规律、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合同风险等的认识,远远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滞后于国外的承包企业,这会带来很大的经济风险。
2、业主行为的不规范造成的经济风险。业主的管理无序、压价无度、索要回扣、强要承包商带资承包和拖欠工程款等,久杜不绝,愈演愈烈,给总承包企业造成了无限的风险。
3、传统的设计与施工分离,单一进行施工专业承包或施工总承包,使施工承包企业对设计项目管理陌生,设计企业对施工项目管理陌生,总承包企业发育缓慢,企业缺乏实行总承包的机制等,这些问题有可能造成总承包项目的大量潜在经济风险。
4、建设市场中的大量违法操作屡禁不止,激烈的竞争对承包企业的巨大压力,使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牺牲自身经济利益,是产生经济风险的巨大黑洞。
5、中介组织发育不健全,社会服务能力不足,企业缺乏利用社会中介组织为自己服务的意识,使总承包企业缺乏识别和控制经济风险的社会支持,导致经济风险。
6、我国的总承包企业对国际工程承包规律不熟悉,经验不足,对加入WTO后的经济环境不熟悉、不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是产生我国总承包企业经济风险的新源泉。
7、我国的总承包企业对签订高质量的合同,利用合同进行经营,利用合同进行风险预防和风险转移的能力不足,进行工程索赔的意识不强、知识不足、能力不够、条件欠缺等,是导致经济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8、我国的总承包企业对风险管理知识、风险管理方法不熟悉,风险管理法规和制度不健全,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体制迟迟没有发育,既是产生经济风险的原因,也是对风险管理乏力的表现。
四、总承包项目经济风险管理措施和对策
1、建立总承包企业不但要在组织结构上达到要求,更主要的是要在软件建设上满足要求。包括:具有满足工程总承包要求的人力资源,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合格的设计能力,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能力,在国内外市场中采购机械设备、成套设备和建设物资的能力,足够的工程总承包协调能力,善于利用社会中介组织的能力,应对风险能力,先进的企业文化等。
2、提高风险意识。要深刻认识风险对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危害性,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源的大量性,大部分风险的可预测性和可管理性,超前分析,认真识别,可靠评估,科学、慎重地进行风险管理规划、决策、控制和监督。
3、提高法律意识。依法竞争,依法签约和索赔,依法维权,依法经营,依法抵御风险,依法进行融资和结算等。
4、实施人才战略,进行大学习,向员工灌输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建造师知识、风险管理知识、合同管理知识、经济知识、金融知识、保险与担保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等,使企业具备大量有技术、懂法律、懂战略、会经营、通外语、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高级项目管理人才。
5、及早颁布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法规,颁布工程保险与担保的法规,制定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规范,编制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手册,建立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
6、积极采取技术性对策,回避、减轻、预防、分散和自留总承包项目风险:
1)总承包项目回避风险对策。如果项目威胁太大,风险量和发生的可能性都很大,企业难以承担和控制风险,便应当在承包之前放弃承包或在实施之前毅然放弃项目实施,以免造成更大的风险损失。制定并执行企业制度禁止实施某些活动、依法规避某些可能造成风险的行为,也是风险回避的有效对策。
2)总承包项目减低风险对策。这种对策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减少风险发生后的损失量。对于已知风险,可动员项目资源予以减少;对于可预测和不可预测风险,应尽量通过假定和限制条件,使之变为已知风险,再采取措施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风险可以被接受的水平。
3)总承包项目预防风险对策。采取技术组织措施预防风险对策的作用有三个:防止风险因素出现;减少已存在风险因素;减低风险事件发生概率。
4)总承包项目分散风险对策。把风险分散给其他单位,包括业主、分包人、合伙人、投资人、供应商等。
一、什么是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以高效率地实现项目业主的目标为目的,以项目经理个人负责制为基础和以项目为独立实体进行经济核算,并按照项目内在的逻辑规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系统管理活动。
二、项目管理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的成因
软件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各方面的因素,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面临失败。如何总结、分析失败的原因,得出有益的教训,对一个公司来说,是在今后的项目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三、软件项目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分析目前项目管理需要改进的问题可以从几种相关角色的角度去考虑:项目经理、项目组成员、公司管理人员、市场人员、客户等。
问题一:缺乏项目管理系统培训(相关对象:项目经理、管理人员)
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方面的培训较少或不够系统。项目经理或管理人员不了解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和一些常用工具和方法,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没有项目管理知识的指导,完全依靠个人现有的知识技能,管理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比较大。
解决方案:项目经理接受系统的项目管理知识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有了专业领域的知识与实践,再加上项目管理知识与实践和一般管理的知识和经验的有机结合,必能大大提高项目经理的项目管理水平。应实行项目经理知识技能资格考核制度,让项目经理自觉补充学习项目管理的知识和一些常用工具和方法。
问题二:项目计划意识问题(相关对象: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对总体计划、阶段计划的作用认识不足。项目经理认为计划不如变化快,项目中也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阶段计划因工作忙等理由经常拖延,造成计划与控制管理脱节,无法进行有效的进度控制管理。
解决方案:在高技术行业,日新月异是主要特点,因此计划的制定需要在一定条件的限制和假设之下采用渐近明细的方式进行不断完善。提高项目经理的计划意识,采用项目计划制定相关各种知识、技术、工具,加强对开发计划、阶段计划的有效性进行事前事后的评估。
问题三:风险管理意识问题(相关人员: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没有充分分析可能的风险,对付风险的策略考虑比较简单。有些项目经理没有充分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计划书中风险管理的章节简单应付了事,随便列出几个风险,随便地写一些简单的对策,对于后面的风险防范起不到什么指导作用。
解决方案:通过学习项目管理知识掌握风险识别、量化、对策研究、反应控制的工具和方法掌握项目风险管理所必备的知识。通过加强对项目规划中风险管理计划的审核提高项目组的风险管理意识。总结本行业项目中常见的风险及其对策作为风险管理计划中必要的风险内容,并切实评估相应对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四、结束语
项目管理虽然没有非常高深的理论,但要真正实施起来,也绝非易事。对于软件开发企业而言,这不是一个小的改变,而是一种变革,企业需要为此付出艰苦的努力,宣传并树立公司范围内的项目管理文化十分重要。从而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使项目管理工作越做越好。
(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筹资渠道的不畅通、筹资成本过高以及所筹集的资金不能达到其预期效益的可能性。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权益性的资金和债权性的资金。权益性资金是企业长期占用的资金,不存在还本付息等重大压力,它的风险只是在于其使用过程中效益的不确定性上。对于债务资金而言,企业取得了财务杠杆利益、负债经营的同时,如果借入的资金不能够产生足够的效益、按期还本付息,就会使企业付出更高的代价。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发生经济损失,或投资完成后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甚至不能收回投资的可能性。投资活动中的风险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内投资活动,即在生产、经营各个项目的活动中产生的风险;另一种是对外投资活动,如购买债券股票等证券产生的证券投资风险。行业市场的投资环境瞬息万变,投资的不确定性过大。
(3)营运及盈利风险
营运风险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所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以及主体对环境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的运营失败或者使运营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的可能性及其损失。
2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人员缺乏财务风险意识
对于财务风险的意识和对于财务风险的管理能力直接决定了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力,高层管理人员不仅要拥有很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出色的管理水平和长远的发展战略,而且更需要有很强的风险管理意识。领导在投资方面的风险意识不是很强,很多项目仅以其较好的发展趋势为目标,把利润率作为投资核心要素的同时失去了对可能引发风险的关注。
(2)企业风险评价指标不健全
通过调查发现,对财务风险的评估多以坏帐损失为依据,以业务往来和业务公司的业绩为基础,没有从深层次的、全现的评价体系上进行评价。在应对风险的对策中,其风险管理团队与评估标准还等于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漏洞和投资的盲目性会导致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加剧。
(3)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
从财务报表中可以看出,资产负债率在最近几年增长非常迅速,很多企业截止到2013年已经高达71%,超过警戒线,在同行业的公司中都处于较高的水平。但是收益与风险是相配比的,在给企业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风险,如果企业不能到达预期的收益,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偿债风险。
(4)企业组织结构和风险管理系统不完善
风险管理的工作衔接、权责划分等具体制度和标准等也尚未制定完善,组织结构的设计同时存在许多缺陷,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无法有效预测和控制风险。
3加强内部财务风险管理的建议
(1)加强企业管理层风险防范意识
加强风险评估意识通过邀请专家讲课的方式来加强公司领导层和一线员工对风险评估的意识和认识。还可以由董事会下的审计委员会负责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活动,从组织架构上确保风险评估意识能够充分得到落实。建立适合企业实际情况对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公司的财务指标定期进行分析,能够及时化解各种财务风险。完整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使投资建立在有据可寻的基础上。
(2)引进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
风险管理人才是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根据目前公司内部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缺失的情况,公司应该加强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引进,重点岗位重点管理,加强财务人员风险管理知识。高层管理人员要重视风险管理,增强风险管理意识,低层财务人员同样要加强风险管理知识,通过定期的财务培训,或者专业的风险管理知识讲座,使公司内部财务人员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3)优化企业内部的资产负债结构
加强对内部风险的管理控制,优化投资策略,加强对外的投资方案科学生,以防发生内部财务风险,保证公司投资资金的安全和收益性,充分授权,严格审批。加强项目投资的审批力度,尽量降低公司的投资风险。职责分离。明确每个投资环境的评估情况和相关的负责人情况,使方案设计或可行性分析方与审批方完全分离,或者交由专项风险评估公司完成,从各个环境加强控制与管理。
(4)完善企业内部风险权责体系
由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等特点,要求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管近控时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规范的风险管理权责体系。
【关键词】工程总承包;风险分析
一、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
1、多样性。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客体随工程总承包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如交钥匙总承包必须面对设计、采购、施工安装和试运行服务全过程的风险;而设计-施工总承包面对的只是设计和施工阶段的风险。
2、复杂性。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所要处理的风险问题比设计或施工等单项承包复杂得多,风险量大得多。因此,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难度必然更大。相应的,其所取得的效益也更显著。
3、社会性。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所涉及的社会成员(利益相关者)多,相关关系十分复杂。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尤甚。
4、全局性。从事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是承包者从全过程(全局)的观点出发进行全局性的综合管理,而不是把各阶段或各个过程分割开来进行的项目风险管理。
5、发展性。我国目前进行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条件和环境尚不理想,经验相当贫乏,与国际承包商差距很大,容易因此而引发大的风险。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须进行扎扎实实的研究和创新。
二、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
1、总承包项目风险的识别难度大。原因是要识别众多阶段的风险,涉及范围广,预测时限长,可能产生的变化大。因此,风险识别便成了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最具特点、也是重点和难点之过程。
2、总承包项目风险评估时,风险量的估计和发生概率的估计都比单项承包难,即可预测风险和不可预测风险多。因此要特别注意收集风险评估的依据和定性方法的应用。
3、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规划的特殊性在于对风险应对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决策上。该决策的正确性与合理性既对风险控制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又隐含着巨大的经济意义。
4、总承包项目风险监控中需要编制大量附加的风险应对计划。这是因为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大量未曾预料到的风险因素,或风险因素的后果比已预料的更严重,使事先编制的计划不能奏效,必须重新研究应对措施,即编制附加的风险应对计划。
三、总承包项目的经济风险
从一般规律分析,总承包项目的风险来源广,风险因素多。识别总承包风险必须抓住重点。总承包项目风险识别的重点是经济风险,且所有风险均可导致经济结果。
1、经济观念滞后带来的风险。习惯了计划经济下的固定价格、政府定价、政府提供价格信息、政府保护国有企业的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对市场经济下的价格机制、价格运行规律、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合同风险等的认识,远远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滞后于国外的承包企业,这会带来很大的经济风险。
2、业主行为的不规范造成的经济风险。业主的管理无序、压价无度、索要回扣、强要承包商带资承包和拖欠工程款等,久杜不绝,愈演愈烈,给总承包企业造成了无限的风险。
3、传统的设计与施工分离,单一进行施工专业承包或施工总承包,使施工承包企业对设计项目管理陌生,设计企业对施工项目管理陌生,总承包企业发育缓慢,企业缺乏实行总承包的机制等,这些问题有可能造成总承包项目的大量潜在经济风险。
4、建设市场中的大量违法操作屡禁不止,激烈的竞争对承包企业的巨大压力,使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牺牲自身经济利益,是产生经济风险的巨大黑洞。
5、中介组织发育不健全,社会服务能力不足,企业缺乏利用社会中介组织为自己服务的意识,使总承包企业缺乏识别和控制经济风险的社会支持,导致经济风险。
6、我国的总承包企业对国际工程承包规律不熟悉,经验不足,对加入WTO后的经济环境不熟悉、不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是产生我国总承包企业经济风险的新源泉。
四、总承包项目经济风险管理措施和对策
1、建立总承包企业不但要在组织结构上达到要求,更主要的是要在软件建设上满足要求。包括:具有满足工程总承包要求的人力资源,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合格的设计能力,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能力,在国内外市场中采购机械设备、成套设备和建设物资的能力,足够的工程总承包协调能力,善于利用社会中介组织的能力,应对风险能力,先进的企业文化等。
2、提高风险意识。要深刻认识风险对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危害性,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源的大量性,大部分风险的可预测性和可管理性,超前分析,认真识别,可靠评估,科学、慎重地进行风险管理规划、决策、控制和监督。
3、提高法律意识。依法竞争,依法签约和索赔,依法维权,依法经营,依法抵御风险,依法进行融资和结算等。
4、实施人才战略,进行大学习,向员工灌输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建造师知识、风险管理知识、合同管理知识、经济知识、金融知识、保险与担保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等,使企业具备大量有技术、懂法律、懂战略、会经营、通外语、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高级项目管理人才。
5、及早颁布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法规,颁布工程保险与担保的法规,制定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规范,编制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手册,建立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邢娟.国内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模式研究[J].山西建筑,2009(09).
作者简介:
秦思谋(1989-),男,四川雅安人,现就读于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主要从事土木工程方面研究。
论文摘要:软件项目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软件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的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从分析、设计、编码到浏试、维护全过程)都能在管理者的拉制之下,以预定成本按期,按质的完成软件交付用户使用。目前,软件项目管理不善的新问题仍然存在。本文将在分析软件项目管理存在的新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时策办法。
随着计算机应用范围的日益广泛深人,应用软件的规模及复杂程度也日趋大型化、复杂化,这就导致软件开发的方式也从早期的单兵作战式或手工作坊式渐渐转变为集团化、工厂流水线式的团队协作开发方式。这种情况下,如何管理好项目的每一.步运作,及时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是每一位项目主管责无旁贷的责任。
一、软件项目管理存在的新问题
(一)缺乏项目管理系统培训。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方面的培训较少或不够系统。项目经理或管理人员不了解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和一些常用工具和方法,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没有项目管理知识的指导,完全依靠个人现有的知识技能,管理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比较大。在软件企业中,以前几乎没有专招收项目管理专业的人员来担任项目经理(甚至很少是管理专业的),被任命的项目经理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在技术上独当一面,而管理方面非凡是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
(二)对项目计划熟悉不足。项目经理对总体计划、阶段计划的功能熟悉不足。项目经理认为计划不如变化快,项目中也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做计划是走过场,因此制定总体计划时比较随意,不少事情没有仔细考虑;阶段计划因工作忙等理由经常拖延,造成计划和控制管理脱节,无法进行有效的进度控制管理。没有计划或者是随意的不负责任的计划的项目是一种无法控制的项目。
(三)管理意识存在偏差。部分项目经理没有意识到自己项目经理的角色,从总体上去把握管理整个项目,而是埋头于具体的技术工作,造成项目组成员之间忙的忙、闲的闲,计划不周、任务不均、资源浪费。在软件企业中,项目经理大多是技术骨千,技术方面的知识比较深厚,但无论是项目管理知识,还是项目管理必备的技能、项目管理必备的素质都有待补充和提高,项目管理经验也有待丰富。有些项目经理对于一些不服管理的技术人员,没有较好的管理方法,工作不好布置的工作只好自己做。另外由于工作分解结构设计的合理性,项目任务无法有效、合理地分配给相关成员,以达到“负载均衡”。
(四)相互间缺乏沟通。在项目中一些重要信息没有进行充分和有效的沟通。在制定计划、意见反馈、情况通报、技术新问题或成果等方面和相关人员的沟通不足,造成各做各事、重复劳动,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有些人没有天天定时收邮件的习惯,以至于无法及时接收最新的信息。
(五)缺乏风险管理意识。项目经理没有充分分析可能的风险,对付风险的策略考虑比较简单。项目经理在做项目规划时经常没有做专门的风险管理计划文档,而是合并在项目计划书中。有些项目经理没有充分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胜,对计划书中风险管理的章节简单应付了事,随便列出几个风险,随便地写一些简单的策略,对于后面的风险防范起不到什么指导功能。
(六)项目干系人相关新问题。在范围识别阶段,项目组对客户的整体组织结构、有关人员及其关系、工作职责等没有足够了解以致于无法得到完整需求或最终经权威用户代表确认的需求。由于项目经理的工作新问题,客户参和程度部不高,客户方相关责任人不明确或对范围和要求责任心不强,提出的要求具有随意性,项目前期对需求的确认不吃积极;或者是多个用户代表各说各话、昨是今非但同时又要求目尽早交付;项目后期需求变化随意,造成项目范围的蔓延,无度的拖延,成本的扩大。
二、加强软件项目管理的办法
(一)加强项目经理的系统培训。项目经理接受系统的项管理知识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有了专业领域的知识和实践,再丈上项目管理知识和实践和一般管理的知识和经验的有机结合,组能大大提高项目经理的项目管理水平。应实行项目经理知识技育资格考核制度,让项目经理自觉补充学习项目管理的知识和一些常用工具和方法。
(二)提高项目经理对计划的熟悉。在高上术行业,日新月异是主要特征,因此计划的制定需要在一定条.的限制和假设之下采用渐近明细的方式进行不断完善。提高目经理的计划意识,采用项目计划制定相关各种知识、技术、具,加强对开发计划、阶段计划的有效胜进行事前事后的评估。超级秘书网
(三)加强项目管理方面的培训。加强项目管理方面的培训,实通过对考核乡勘际的合理设定和宣传引导项目经理更好地做好项仁管理工作。技术骨干在担任项目经理之前,最好能经过系统的目管理知识,非凡是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的学习,实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质,丰富项目管理经验,提高项目管理意识。
(四)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制定有效的择通制度和沟通机制,对由于缺乏沟通而造成的事件进行通报作夕教提醒,以提高沟通意识;沟通方式应根据内容而多样化,甘究有效率的沟通;通过制度规定对由于未及时收取邮件而造成壮失的责任归属;对于非凡重要的内容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通以确保传达到位。超级秘书网
(五)提高软件项目的风险管理意识。通泛学习项目管理知识把握风险识别、量化、策略探究、反应控制尔工具和方法把握项目风险管理所必备的知识。通过加强对项目知划中风险管理计划的审核提高项目组的风险管理意识。总结本表业项目中常见的风险及其策略作为风险管理计划中必要的风险详容,并切实评估相应策略的有效胜和可行险
(六)理清项目头系人。项目的目的就是实现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和愿望。项目干弄人管理应当从项目的启动开始,项目经理及其项目成员就要分耀项目干系人包含哪些人和组织,通过沟通协调对他们施加影响,驱动他们对项目的支持,调查并明确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减刁琪对项目的阻力,以确保项目获得成功。
(七)发挥协作精神。顺目经理应当对项目成员的责任进行合理的分配并清楚地说明,后时应强调不同分工、不同环节的成员应当相互协作,共同完善。
融资风险成熟度模型
1.融资风险成熟度模型五因素描述。从风险管理水平、风险文化、风险识别能力、风险分析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五个角度进行成熟度模型的刻画。融资风险成熟度模型各因素描述:
1.1风险管理水平。(1)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于风险管理是否支持,其支持的强度;(2)企业融资风险识别工具,是否拥有风险管理团队;(3)企业融资风险分析工具,分析风险的准确率;(4)企业融资风险控制水平。
1.2风险文化。(1)企业融资风险管理的口号、标语、行为规范;(2)企业融资风险管理是否被各个部门广泛接受;(3)企业风险管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的主观精神状态;(4)企业融资风险事件在企业内部沟通程度。
1.3风险识别能力。(1)是否拥有系统性风险识别方法;(2)风险识别信息跟踪、传递、沟通、处理的效率;(3)风险识别结果准确性;(4)实际风险与预计风险之间差距比较。
1.险分析能力。(1)风险管理人员的风险分析技能,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技能;(2)风险分析工具;(3)风险分析信息处理效率;(4)分析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风险结果影响强度估计。1.5风险控制能力。(1)风险管理人员风险控制流程制度化、标准化;(2)应对潜在风险的事前控制能力;(3)风险事件发生的事中处理效率;(4)风险事件事后影响范围控制能力。
2.融资风险成熟度模型框架。根据民营企业融资五个角度,即风险管理水平、风险文化、风险识别能力、风险分析能力、风险控制能力,把融资风险分为四个等级:初始级、可重复级、可管理级和优化级。融资风险各个等级等级描述:
2.1Level1—initial(初级)。企业没有意识到融资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价值,没有进行融资风险管理。处理问题的通常是进行风险事件事后处理,减轻其风险影响范围,降低造成的损失。偶尔,有能力的管理人员可以在融资中识别和减轻风险。该企业没有正式的风险管理流程。
2.2Level2—repeatable(可重复级)。企业意识到融资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价值,开始进行融资风险管理。对现有融资过程进行风险管理时,参考原有融资的成功经验,部分融资管理程序可以重复采用。风险管理知识管理意识缺乏,风险管理流程不能制度化、标准化。
2.3Level3—managed(可管理级)。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经验的知识管理,风险管理事件进行详细记录。企业具有风险管理团队,具有风险管理标示标语。高层管理人员对于融资风险管理给予了强大的支持,风险管理人员积极应对风险管理,各部门对风险管理广泛认同接受。等级3的成熟度被认为可以使大多数企业中融资风险被识别、分析、控制。
2.4Level4—optimized(可优化级)。企业具有前瞻性风险管理的意识文化。企业积极利用风险信息用来改善风险管理流程,并对其进行持续改进。考虑企业每次融资风险的特有内外部环境。从知识管理的角度,从过去的风险管理历史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企业采用融资风险管理软件来提高风险识别、分析和控制的能力。企业建立风险管理知识库,并对其进行实时更新。风险管理追求每个环节的最优及整体最优。
结语
文章对民营企业的融资风险等级进行了分析,对融资风险成熟度模型五因素进行描述,对融资风险各个等级具体表现进行描述,绘制出民营企业融资风险成熟度模型图。完善了民营企业融资风险中理论知识,对降低民营企业融资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要:随着人们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及风险管理的要求逐渐提高,建筑工程由于自身投资多,工期长等特点,使得建筑工程自身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不仅有利于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确保工程顺利,实时完成,而且也是增大企业效益,适应当前建筑市场要求的必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期风险管理
前言
本文简要介绍了工程项目总承包方风险管理的内涵及建筑工程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1风险管理的内涵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对工程项目中可能涉及到的风险提前识别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可以用最少的花费来减少风险所造成的影响,继而顺利的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目标。
2管理风险的因素
2.1工期因素
工期风险管理是指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对工期进行的风险管理。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依据的技术经济分析,是建立在分析人员对未来事件所作的预测与判断基础之上的。建筑工程项目工期中各项活动的估算与预测结果不可避免地会有误差。建筑工程项目合同中作为可以顺延工期的理由的不确定性因素,恰好是研究建筑工程项目工期最好的着眼点。
2.2质量因素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主要有“人、材料、方法和设备”四大因素,因此,对这四方面因素严格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工程项目管理应该是全方位的,要求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组织机构,质量、安全、成本,文明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人力资源的管理等方面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这样才能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进行。
2.3安全因素
安全事故主要集中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人和触电。造成建筑业事故的原因,除了与建筑业是高空、露天、劳动密集型作业有关,还与近年来市场的扩大,法制不健全,安全意识差,安全教育滞后,人员素质低,安全投入少有关。
3管理风险的控制
3.1工期风险管理的对策
(1)尽量使项目在操作过程中、在组织结构上达到很高的要求,更主要的是要在软件建设上满足要求。
(2)实施人才战略,进行学习,向员工灌输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建造师知识、风险管理知识、合同管理知识、经济知识、金融知识、保险与担保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等,使企业具备大量有技术、懂法律、懂战略、会经营、通外语、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高级项目管理人才。
(3)积极采取技术性对策,回避、减轻、预防、分散和自留项目的风险。
3.2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3.2.1施工人员的组织和培训教育
在工程项目实施中,施工人员由项目部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组成。项目部管理人员,是包括项目经理在内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是执行质量计划实行全过程控制的骨干力量。项目经理确定以后,企业领导要支持、协助项目经理进行技术、质量、材料、计划、成本、安全等方面的人员配备。现场作业的操作人员,目前绝大部分来自农民工,他们的特点是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总体素质不高。所以我们在工程实践中要重视民工队伍的建设问题,并在以下方面做好工作:①选好民工队伍;②实行岗前培训;③加强管理,实行多劳多得,协调好内部矛盾,防止出现消极怠工现象;④切实关心农民工的利益,做到三个确保:要确保工资及时、足额发放,确保工作环境安全、环保,确保生活条件卫生、健康,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民工队伍。
3.2.2材料采购的质量
在加强材料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材料供应:项目部材料采购人员要高度树立质量意识,掌握材料性能,优选供货厂商,按质、按量、如期地满足施工需要,科学合理地组织材料的采购、运输和验收。(2)材料进场,主要做好以下检查验收:①书面资料验收: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各种设备、构配件,必须具有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证明。②外观检验:对采购供应的材料从品种、规格、标志、外形尺寸等进行直观检查,看其有无质量问题。③抽样检验:对所采购的材料进行抽样复核认证,并报相关单位共同检验,材料质量抽样和检验的方法,应符合工程建设法规强制性标准和工程技术规范要求。(3)材料储存:进入仓库保存时应合理划分库储布置,保持通风和干燥,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对易燃易爆、防火防潮物品采取相应的措施,严格加强管理。(4)材料使用:使用前,要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和技术交底,防止错用和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3.2.3机械设备的质量管理
工程机械管理上存在主要问题为:①某些工程机械设备不能及时到位或数量不足导致人员、材料待机的情况时有发生;②因保养维修不及时或因设备使用的技术不到位造成机械设备特别是小型机具有使用时容易损坏。
4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
4.1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
施工方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组织机构,确定安全生产目标,明确参与各方对安全管理的具体分工,安全岗位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不同,采用不同的安全管理模式。
4.2加强安全教育
让每一个员工懂得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实现自己的安全行为责任,做到:①施工现场人员都必须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的学习,并进行严格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场;②对特种岗位作业人员一律凭操作岗位证书上岗;③定期进行体检;
4.3加强现场安全监督
安全人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设备的检查,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设备对人员的伤害,加大对安全工作的投入,完善各种安全设施。5结束语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工期、质量、安全的管理,才能用最少的花费来减少风险所造成的影响,继而顺利的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阎炯智,陈江明.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风险预警管理体系研究.建筑经济,2007.
[2]郑艳平.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应对方法研究.山西建筑,2007.
保证药品的生产质量符合规定,达到药品生产管理的目的,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多种风险因素都有可能影响药品的生产质量,而风险管理的内涵正是通过收集、识别风险因素、评估影响因素的风险级别、制定风险控制措施预防和规避,减少风险因子对药品生产质量的影响和可能造成的损失。另外,风险管理对生产过程也具有监控、监督作用,从而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可控性。
2实施药品生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对药品生产过程进行风险管理,可明确风险因素及其风险级别,增强药品生产的规范性和应对风险能力,降低药品生产中面对的人员、机器、物料、法规、环境等风险因子对生产质量的影响,规避和减少相关风险可能对企业带来的经济、名誉的损失等,而系统性、针对性的管理也能监督整个生产过程、及时排除质量隐患,因此药品生产中实施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3药品生产风险管理现存问题
3.1管理者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风险管理不能有效落实:
部分药企的生产管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内涵、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存在风险意识不足、片面管理的情况。举例来说,多数药企的风险管理往往更注重风险监控、风险应对,往往不能有效识别、总结风险因子和安全隐患,不能对风险级别进行正确的评估,缺乏对员工开展风险管理知识培训,这也削弱了风险管理的系统性、前瞻性、可控性,同时由于缺乏应对级别,也使应对手段相对单一,影响了风险管理的效果。
3.2对供应物料风险管理缺乏重视:
制药企业的风险管理更多地关注人员操作、厂区设备、规章制度、环境监控,而对供应商提供的物料、包材的风险管理不足,具体体现在缺乏对采购的物料、包材进行检验、对供应商资质进行评估、认定,这些都可能增加生产中药品污染的风险,可能对药企的品牌声誉造成影响,并可能造成企业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
3.3风险管理缺乏灵活性:
部分药企虽然制定了风险管理制度,但风险应对措施的制定多依据现有的规章制度、缺乏深入调研,同时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中的评级方法相对单一、风险指标一成不变,这也导致生产风险管理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发现、识别新的隐患、风险因素,也不利于在工艺流程改变的情况下对相同的风险指标进行评级。
4药品生产风险管理创新举措
4.1强化生产管理者、一线工人的生产风险意识:
以讲座、例会形式对生产管理者、一线工人进行生产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包括风险管理概念,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环节和内容,对管理者还应组织其出国考察、参与企业管理层交流,从而强化全体生产人员的生产风险意识。
4.2建立完整的生产风险管理体系:
将风险管理范围扩展至采购、生产准备、药品生产、检验、成品贮存、运输、销售、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尤其是包装、物料风险管理),同时制定管理制度,完善风险管理链条,保证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四个环节均能正常运行,并采用信息化管理,及早发现风险因子、安全隐患并进行及时处理。
4.3实时更新风险管理制度:
当工艺流程、生产条件发生改变时,应及时更换风险管理制度中的要求和标准,并由责任人员完成风险的再识别、再评级,并向生产管理者报告、组织审核,探讨新的应对措施、防范措施,通过上述手段可增强风险管理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5结语
药品可治疗疾病、改善人体健康状况,我国人口众多,对于药品的需求量较大。近年来,由于生产管理不当引发的药品危害事件屡见不鲜,给制药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损失,面对生产环节中由于工艺流程、人员操作、所用物料、生产环境等风险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防范措施,保障药品生产质量和用药安全尤为关键。笔者认为,由于风险管理可及时发现、识别生产中的风险因素,并能对不同影响因素的风险级别进行判断,有助于制定预防、应对措施,这种管理手段应用于药品生产管理中具有必要性。目前的药品生产风险管理中,存在着管理者的风险管理意识、风险管理缺乏完整性和灵活性等问题,而通过强化生产风险意识、建立完整的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和实时更新风险管理制度则能充分发挥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值得实践。
我国的风险管理理论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已有了一些关于风险分析和决策的著作,但电力工程方面的风险管理著作少之又少。近年来,在一些大型电力工程项目中,项目风险管理展示了其广阔的前景,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现有的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情况看,许多电力公司已确定了自己的风险管理目标和内容,其中,项目风险管理目标在于保证工程项目在工期内完工,并通过降低工程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人员、组织、合同和工程质量等的管理。目前,诸多电力公司也已经有了适合本公司发展的风险管理制度,并建立了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组织体制。一般而言,无论是正在建设中的电力项目,还是即将开工的项目,都需要建立风险管理领导机构,从而对建设过程中的项目进行风险控制,包括对质量、成本、进度的控制,从而保证电力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以下问题:①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实效性较差。就当前的情况看,实效性差是当前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根本问题,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形式主义和缺乏权威性,进而导致风险管理领导机构无法对其他部门进行管理,名存实亡。②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虽然电力企业在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和进度控制等方面制定了一定的管理制度,但制度的形成完全取决于管理者的风险管理理念,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同时,风险管理制度在制订过程中常忽视风险管理的激励和监督机制,以及在某些条款的规定方面还不健全,存在许多不足之处。③风险管理信息缺失。在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因管理者的不重视,缺乏对风险管理信息数据的保存,进而使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能自己探索,不能从优秀的案例中积累经验。④缺乏风险管理预警机制。从预警机制的功能上看,其能对风险进行准确、灵敏地预测,并可及时采取一些风险防范措施,从而降低风险的发生率。但就我国电力公司的风险管理情况看,许多企业都缺乏风险预警机制,即使制定了风险预警机制,也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缺陷。
2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包括对风险的识别、量化、评价和处理等环节,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影响因素,具体如下:①管理者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就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看,这是一个垄断性质的行业,因此,管理者在决策和管理过程中常忽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导致电力企业的风险管理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严重影响了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②风险管理的方法落后。在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过程中仍旧采用传统的抵制方法,即在风险发生时或风险发生后再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主要目的在于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虽然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优点,但它不能对风险进行预防和避免,因此,很难使企业规避电力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风险。③缺乏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人才。当前,在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过程中,电力公司内部并没有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而是由工程的项目综合部处理风险问题。由于综合部的工作人员大多为电力工程专业出身,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知识,即使工作人员已经学习了风险管理知识,多也仅是应付差事,并不能达到专业要求,这些不良因素严重影响着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3加强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在电力企业的管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面对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发展现状,需要从风险问题的原因出发,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不断预防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的产生。
3.1构建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构建良好的项目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是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当前,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加强了对电力工程市场的监管力度,并通过一定的调控措施,提高了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效果。在电力工程项目的设计、招投标方面,只有具有一定资质的企业才能进入电力建筑市场,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相关的利益条款,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项目实施的风险;要求电力公司建立风险管理责任制度,通过划分部门、施工队伍与建设单位之间的责任成本,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工程的建设成本,降低电力企业的成本风险。
3.2组建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队伍
面对电力企业缺乏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人才的现状,电力公司要积极引进专业管理人才,从而不断壮大风险管理队伍;应加强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培训,通过灌输专业的风险管理知识,从而解决员工风险管理知识不足的问题,在培训过程中,可聘请知名专家,或挑选有潜力的员工进行脱产学习,再对其他员工展开培训。
3.3采取风险转移的方式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风险转移已成为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在风险预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风险转移是指在风险发生前,将其可能造成的全部损失或一部分转移给他人。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形式是保险。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保险市场逐步进入正轨,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电力行业中,在传统保险公司的基础上出现了以专业电力为险种的保险公司,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分析风险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因此,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风险管理,通过构建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建立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组建专业的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队伍,从而不断提升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效果,最终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和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